的、更多的、团队性的、竞争性的、与人交往、合作、对抗这类的在公务活动当中的游戏,说的今天的男性在公
务上的支配地位或者是能够比较好地运用社会规则,或者是向上提升发展也好,和早年的游戏运动的经历是密切
相关的。那么我们下面讲另外一个因素,就是讲同龄人群体或者叫同伴。这个群体对一个人的性别形成起什么样
的作用?那么同龄人我们又称同伴或者同侪,指的是儿童与之相处的具有相同的社会认知能力的人。那么还有一
个概念,就是同伴关系,同伴关系是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的一种共同活动或相互协调的关系。小学阶段他
还会是从师、从父母,尤其是男孩子,他还是老师的表扬特别看重,父母的肯定特别看重。但是到了小学高年级,
到了初中以后,他们最看重的是他那群人的认可,同学的认可。我们的学校大多数是男女同校,但是为什么男孩
子发展成男孩子,女孩子发展成女孩子。而没有相当多的比例的男孩子,发展成为女孩子性格,就是很少跨性别
成长。我们把它称为跨性别成长的原因,就是同龄人团体的压力,那同龄人团体的压力。我们常常会讲,如果说
一个男孩子,下课他玩的这种活动,他是跟女生在一起,哪怕这个活动本身是中性的。比如说玩跳棋,那他的男
性伙伴会说什么?这个没出息的,就会跟女孩子在一块混,他会这么说你。那同样的,比如说男孩子喜欢踢足球,
有一个女孩子也特别喜欢踢足球,但是她没有看都是什么人在踢足球,她在球场上去疯跑了回来,那别的女孩子
也说,怎么跟假小子一样,疯丫头。她会有这种压力的,这种压力实际上就是这种同伴人压力,使得大多数几乎
绝大多数男女孩在成长的过程当中,是在一种像这一个栏杆的这么个隔离带两个群体当中生活的,很少跨过这个
隔离的。
好了,我们下面就讲所谓的性别隔离。其实我们生活当中从来就有男性,从小有父亲,这以后有男朋友,这
以后有丈夫。但是实际上,常常男女性之间都会问,真不知道这个男的怎么想的?男的也会说,真不知道这些女
的是怎么想的?那你可以看得出,他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在一种隔离当中进行的。那么我们再看,这个性别隔
离当中,也发现男女孩子有一定的差别。男孩子的亚文化当中,他有一个比较大的圈,他的游戏是比较公开的,
而且男孩子的这种小团体和成人的关系不是太密切。那么有支配和等级的格局,有团伙性的这种性质。那么女孩
子的这种小圈子通常更小,你看女孩子很少有。我们十几个女孩子能够联合着起来做什么事情,很少。男孩子花
在同龄人的时间,也比女孩子她的圈子大,那么有一些研究,它是这么解释的。男孩子他从小接触抚育他的人,
最早是妈妈或者是姥姥,或者是奶奶这样的人群,这以后可能是幼儿园阿姨、小学教师都是女的。那可是社会又
期待他成为一个,叫做功成名就、顶天立地这么一个所谓男性的承担这样的角色,所以说他要寻找他的角色榜样。
那么他就有一种至少我不跟周围这些人学,这个是他能够认定的,但是周围的父亲,又常常是在外面。那他很小
的年龄,跟他接触不了社会生活和公共生活。但是有一条,他拒绝女性的影响,我不跟你学然后跟谁学呢?成年
的男性离开他们距离比较远,在空间、时空上,那么伙伴之间学习,所以他的伙伴关系更密切。
另一种,那么女孩子相反呢!妈妈穿高跟鞋她就可以拿着高跟鞋做模仿,妈妈的耳环、口红,她也可以试着
抹,然后抚育孩子的一些动作,女孩子之间亲密的交往,她完全可以从母亲和阿姨之间这种关系当中可以直接模
仿到。说她没有所谓的一定要排斥,她直接性的角色扮演,在她的身边,在周围。那么女孩子与成年人接触更多
的原因还有一种说法,就是说成年人不管是父母还是教师,一直对女孩子有一种保护形态,也希望更多地和女孩
子接近,是为了降低或者减少男孩子的竞争环境,在竞争环境当中对女孩子的支配或者是欺负。那么男性的这种
伙伴联系或者连接出现在儿童晚期,刚才我讲的比如说小学高年级,初中或者是这以后,那么这种连接增强了男
性的自我认同,也增强了男性支配女性的愿望。这种连接过程当中,他们可能一个是相互习得这种男性应该怎么
阳刚,有些比如说能够怎么跨越一些社会给他们设定的做个好娃娃的这种规范。同时他们开始产生一种文化,这
种文化肯定是社会大文化的影响,不是他们自身能产生出来的。就是说以支配或者是贬低女性,来实现自我。如
果这里面伙伴当中,有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或者气质性格像女生,他们会嘲弄他、嘲笑他、排挤他,那在这个排挤
当中,意味着他对整个另一个群体,女性的一种排挤。同时还常常从性的观点出发,贬低女性,把女性生物化。
好了,刚才我们讲到的是儿童早年的一些因素。从玩具、游戏、同龄人、伙伴以及父母的教养方式,可能看
得出他的一种性别成长的一些趋势。那么他们还看到有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趋势。就是他生活当中,看到职业的性
别隔离,孩子从小看到的最初是家里的爸爸天天在外面,妈妈可能跟他时间接触更多。那么他生活空间再扩大一
点到了幼儿园全是女的,到了小学老师全是女的。但是他看到了有一个男的或者两个男的,是做什么的?做校长
的。那么如果他再往上走,到了初中、高中,那个教得好的老师,教高中的,男的多;特级教师,男的多;区里
来视察的领导,男的多。他看到高位置的上面的,然后又看到外面做 IT 行业的,广告里面天天拿着公文包,上上
下下、匆匆忙忙上班的,是男的多。那么这种职业的隔离,从各个方面都给孩子们就是正在成长的孩子们,形成
了他的性别角色的这种偏见,我们或者叫做性别的概念。那么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因素,使孩子们能够习得的,对
他的这种最后他了解社会、了解职业产生的一些影响职业的性别隔离。
因为有三个方面,一个是横向的隔离。他就可以看得出,男女在某一职业当中的构成比例和在全部劳动力人
口当中的比例不一致。比如说幼儿园阿姨,如果出现几个男的,他会很奇怪;比如说我们说皇帝有女的,他也觉
得很奇怪。因为他看得更多的是,凡是皇上都是男的,伺候皇上的可能有女的。然后餐饮行业、服务行业,照顾
人的行业里都是女的,这个是我们叫做一种横向隔离。他看得到的。另一个他看到的就是一个纵向隔离,在所有
的职业当中,包括女性职业当中,在具有较高的技术责任地位和收入的职位上,男性都比女性多。有很多小孩子
我听他们议论说,我们女的会干什么?女的缝纫,衣服都是女的织出来的。但是第一流的设计师,还是我们男的。
你们妈妈这些都在做饭,做饭都是女的做,可是我们第一流的厨师,都是我们男的。他说的是有道理,这我们叫
纵向隔离,当一个职业成为一个高位置、高技术、高收入领导位置上的时候,即使女性居多的职业当中,可能也
有男的,这个对孩子们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第三点就是工资上的差别,能给男孩子女孩子,就形成这种男主
外女主内,男的必须有钱、有本事、挣钱,女的收入可以少一点,而且女的收入就是少,这个就是职业的性别隔
离。
还有一个方面,我们可能是讲一下关于语言,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兴趣做一些观察或者是做一些收集些这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