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

阅读 44 格式 txt 大小 7.93 KB 共2页2025-08-11 10:03:55发布于浙江
怎样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
/林语堂
导读
知识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
1
一个人能够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
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
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
一个人能够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里塞满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对俄
国或捷克时事极为熟识,可是他们的态度或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交集会里碰到这么一个人,真是再气煞人也
没有的事了。
我曾碰见过这种人,觉得谈话中无论讲到什么话题,他们总有一些事实或数字可以提出来,可是他们的见解是令
人气短的。这种人有广博学问,可是缺乏见识或鉴赏力。博学仅是塞满一些事实或见闻而已,可是鉴赏力或见识
却是基于艺术的判断力。
中国人讲到学者时,普通是分为学、行、识。对历史学家,尤其以这三点为批评标准;一部历史,也许写得极为
渊博,可完全没有见识,在批判历史上人物事迹时,作者也许没有一点独出心裁的见解或深刻的理解力。要见闻
广博,要搜集事实和详情,乃是最容易的事。任何一个历史时代都有许多事实,我们要将之塞满心中,是很容易
的;可是选择重要事实时所需要的见识,却是比较困难的事,因为这要看个人观点如何。
一个人必须能够寻根究底,必须具有独立判断力,必须不受任何社会学、政治学、文学、艺术或学究的胡说所威
吓,才能够有鉴赏力或见识。
2
有独立判断的人也是有“胆量”的人
我们成人的生活,无疑受着许多胡说和骗人的东西包围:名誉的胡说,财富的胡说,爱国的胡说,政治的胡说,
宗教的胡说,以及骗人的诗人,骗人的艺术家,骗人的独裁者和骗人的心理学家。
一个人儿童时代的肠胃官能活动,对后来生活上的野心、进取心和任心,有实关,或者说便秘结造成一
个人的吝啬性情;有见识的人见这种话时,只好一笑置之。一个人错了事,便是错了,不着伟大名誉
以威人,也不着说他曾读过许多我们不曾读过的,以吓人。
所以,见识和胆量是有密切的,中国人往往把识和胆在一;而我们知道:胆量或独立的判断,是人
一种多么难得的美德。我们看见一特殊建树想家和作家,在幼年时代,都有这种能上的胆量或独立
这种人如欢一个诗人,便表欢,纵使那个诗人是时最有声望的诗人;欢一个诗人时,
他便能够说出欢他的理,因为这是他心判断的结果。这是我们所文学上的鉴赏力。如果当行的
派主张使他的艺术觉不,他也会对。这是艺术上的鉴赏力。
一种行的学理论或时纵使得到一些最伟大人物的赞助,他也会表示漠然态度。他要到自己心悦诚
,才愿相信一个作家的话;如一个作家能使信服个作家便是对的,可是,如果那个作家不能使信服
么,他自己是对的,而个作家是错的。这是知识上的鉴赏力。
这种能上的胆量或独立判断,无疑需要相当孩子气的、真的自力,可是这个自我便是一个人一可以
的东西,一个究者一旦放弃个人判断的权利,便只好受人生的一胡说了。
3
教育“文”和“分数”,代了“判断力”或“鉴赏力”
孔子似乎觉得学而不而不学更危险,他说:“学而不思则罔而不学则殆。”他在时一定看见过许多
学而不的学生,所以才提出这个警告;这个警告,正是现代学里极为需要的。
家都知道现代教育和现代学校制大抵鼓励学生求学问,而忽略鉴别力,为:学识中,
极目的,好象大量学问,便能够成一个有教育的人的。
可是学为什么不鼓励思呢?教育度为什么追求学问的乐,歪曲塞学识的机械式、有量度、千篇
的、动的呢?我们为什么比较重学问,而不呢?
我们怎么可以因为一个毕业完了若干规定的心理学、中史、逻辑和“宗教”学分,而便受过教
育的人呢?为什么要有分数和文凭呢?分数和文在学生们心中为什么会代了教育的真目的呢?
是很简单的。我们之所以有这个度,是因为我们是在教育批人,像工厂量生一样,而工厂里的
,必须一种死板机械度而行。
保护其名誉,使其出标准化见,必须以文证明。于是,有文便有分等级必要,有分等级必要,
便有学分数;为要分数见,学必须有背诵大考小考。这成一种完全理的因后,无可以
可是学有了机械化的大考小考,其后是比我们想的。因为这么一来,学里所重的是“事
实”的记忆,而不是“鉴赏力”或“判断力”的发展了。我自己也曾过教,我知道出一些关于历史日期的问
题,是比出一些含糊问题容易的。时,批定分数也比较容易。
4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量”的观
这个度实行后,我们便会碰到一种危险是我们会忘掉我们已背弃了教育的真理想,或背弃教育的真理
想;所教育的真理想,我已说过,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
孔子说:“问之学,不为人。”这记起是很有。世没有所修科目,也没什么人人必读之
甚至莎士亚著作也不是必读之。学校制度中乎有个愚蠢,以为我们可以定一些最低限度的历史
知识或理知识,要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便非念这些东西不可。
我们必须放弃“知识可以量”的观庄子说得好:“生也有,而知也无涯!”知识的追求,究是和
一个新大陆一样,或如佛朗士所说“灵魂冒险”一样。如一个虚怀若谷、好问、好冒险的心始终
保持探索精神么知识的追求会成为欢乐的事,而不会痛苦作。
我们必须放弃那种有量度、千篇动的塞见闻的方法,而实现这种积极、生的、个人的欢乐的理想,
和分数度一旦取消或不人们重,知识的追求便可成为积极活动,因为学生至少需要问自己为什么要读
现在已经替学生解这个问题了,学生知道他读学一年级的目的,便是要做二年级生;读二年级的目的,
便是要年级生,心中一点疑问也没有。这一外来计划都应该置诸,因为知识追求是一个人自己的事,
与别人无
现在的学生,是为注册主任而读,许多好学生是为父母、教来的妻子而读使他们对得钱给
们读学的父母,或因为他们要使一个善待他们的教,或希望毕业后可以得到较薪俸以养家。
我觉得这一思念都是不道的,知识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
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
怎样才是真正的受过教育文/林语堂导读知识追求应该成为一个人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够成为一种积极的、欢乐的事情。1一个人能够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教育或文化的目的,不外乎是发展知识上的鉴赏力和行为上的良好表现。有教养的人,或受过理想教育的人,不一定是个博学的人,而是个知道何所爱、何所恶的人。一个人能够知道何所爱何所恶,便是尝到了知识的滋味。世界上有一些人,心里塞满历史上的日期和人物,对俄国或捷克时事极为熟识,可是他们的态度或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在社交集会里碰到这么一个人,真是再气煞人也没有的事了。我曾碰见过这种人,觉得谈话中无论讲到什么话题,他们总有一些事实或数字可以提出来,可是他们的见解是令人气短的。这种人有广博学问,可是缺...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参与评论可获取积分奖励  
港仔研报
所有文档均来自公开网络合法下载搬运, 仅供学习交流,不对其内容观点负责,感谢大哥大姐老板们支持打赏!有事请私信我,少一次投诉,多一份感恩!

文档

6194

收藏

1

店铺

企业店铺
广告位不存在!
确认删除?
VIP会员服务
限时9折优惠